盘锦市检察机关持续落实普法责任,着眼进一步提升普法质效,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儿、更近民生,主动变“我讲你听”的单项灌输式普法为“你听我讲”的双向交流式普法,获得群众认可与好评。
9月5日至9月8日,市检察院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刘庆军同志带队,携两级检察院周纯、葛沛麟、杨舒涵等6名检察官及检察官助理,先后走进盘山县太平街道张家村、双台子区陆家镇常家村、大洼区唐家镇白家村、兴隆台区兴海街道陈家村等8个乡村,开展“普法进乡村,为民办实事”系列普法宣传活动,助力“八五”普法规划深入落实,基层社会治理有序开展,群众法律意识明显提升。
订单式普法让宣讲更有针对性
普法宣讲团立足乡村实际,针对村民们对养老诈骗、遗产继承、婚姻相关法律知识需求增多特点,先行确定了围绕防范养老诈骗、民法典婚姻继承篇、扫黑除恶、未成年人保护四个方面开展普法宣传,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征求每个乡村受众代表意见,按照乡村“定制”要求,按需提供普法宣传服务。
“大家是不是都接到过诈骗电话啊,一般是什么话术?是不是有冒充公检法单位的,先说需要你配合工作,接着套出你的一些个人信息,进而骗取钱财……”“现在‘网红经济’大行其道,未成年人能不能注册成为网络主播啊……”“在座的大爷大妈岁数也不是很大,大家都用智能手机,一旦有人给你提钱,让你刷单,给你高额利润,大家脑子里呢这根弦儿就要绷住,尤其是转款这种事儿……”针对生活中常遇的“陷阱”和常见的“难题”,普法宣讲团成员用最平实的“大白话儿”,以案释法,系统举例,提醒大家保持警惕,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,学会用法保护自己,捍卫权益。
开放式提问让互动更具实效性
旨在实现普法宣传效果最大化,最直接地帮助群众解决心头难题,普法宣讲团在每次讲授结束后,特别留出30分钟时间,鼓励群众大胆提问,畅所欲言,在面对面交流中,为群众释疑解惑,秉持严肃严谨原则,明确告知群众,对现场不能立即给出答复的问题,会详细做好记录,事后第一时间反馈告知结果。
“我有一个问题想问,就是如果孩子的爸爸不在世了,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,等他们也去世后,财产怎么才能只留给孩子?”“现在咱们育苗基地,百姓种植的水稻有点儿绝收了,有收成,但是不多,遇到这种问题,应该找谁解决?”“有人跟我借钱,打了条,现在人找不着了该咋办?”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,普法宣讲团成员耐心倾听,恳切交流,站在专业的司法视角,为群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,帮助他们分析因果关系,化解困扰他们的闹心事儿和烦心事儿。
本次系列普法活动着眼走进群众、贴近生活展开,8场普法宣讲共惠及群众260余人,帮助群众解答问题5个,发放宣传手册(单)超400份。“这些内容都和我们息息相关,也是当下的热情况,感谢检察院的同志。”“谢谢啊,你们给咱们老百姓指点了,我们就知道该咋办了!”“像我们村民走出去了解法律知识很难,检察官进村里普法这种方式太好了,学到很多,欢迎检察官们再来我们农村,坐在炕头上跟大家伙唠一唠。”群众言辞淳朴,情深意厚,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,普法宣讲团成员深受触动与鼓舞,纷纷表示,普法宣传不只要有人,更要有“人气儿”。
下一步,盘锦市检察机关将紧紧结合“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持续开展好普法宣传活动,为群众解难题提供暖心服务与检察力量。